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

街道意象


這個地方的縣政府到市政府,開車走高速公路也要40分鐘,真是幅員廣闊!

照片拍攝於縱貫線上,春天的夾竹桃點綴得這條馬路真是漂亮,在國境之南大中午的烈日下,替代役和公所人員辛勤打掃,環境保護局的稽查人員則騎著機車來回檢查,無怪乎之前總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的馬路如此乾淨。

環境品質是評斷一個地方文明進程的指標,當然也是城市治理的成果之一,或許在這城鎮以北的大多數民眾只能意識到手中握有多少鈔票,而不知道能否花到鈔票靠的是周遭的生活環境。

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

安藤的都市徬徨


前一陣子流行安藤忠雄的作品解說,當然各類場合的「造勢大會」因為許多原因無法到現場領略大師風采,不免附庸風雅的也去買一本安藤的著作來讀,讀完了以後卻是震撼─看起來台灣的安藤瘋沒有真心聆聽大師的聲音。

書裡面列舉的城市,許多建築人應到過,甚至在哪裡生活過,但是大師的眼睛卻有不同的角度,這個角度也造就了日後在建築作品風格上的特徵。網路上很多很多的評論和解說,汗牛充棟的大師作品集,但是往往看來像是自說自話,就在這裡引述幾段大師自己的話:「一直到現在,日本刀仍是我所鍾愛的東西之一。我想那不僅是追求機能與美感的終極型態,同時也是某種日本之美的意識原點。」(p.38)在許多的作品評論中有多少評論家除了美感之外還能提到「機能與美感」的平衡?對於Sevilla(西班牙語發音應該是賽維亞,而非翻譯的賽維利亞)1992年Expo日本館他如此說:「...以引發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競逐。為了這麼作,如果採取的是已經和目前世界均質化的日本現代文化,就沒有任何意義,所以我覺得不如去挖掘那個成就了現代文化所在的源頭,並希望能和未來的發展銜接起來。」(pp.87)所以大師當下採用白木作為素材,利用電腦的現代技術分析結構,現代的機具組合一座高30米的建築物。大師的話語在到處充塞著"全球化"陳腔濫調今日,不啻暮鼓晨鐘。(想想看2008專技的設計考題,有沒有異曲同工之妙?)

最後,謙卑應該是所有大師的共通點,因為「建築並不是只靠建築師一個人就能夠做得出來的東西。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生產出好的建築,不得不籌措好各式各樣的條件。有一項絕對不能忘記的條件是『業主的存在』。」(p.168)在我們的環境裡面,有多少人昧著專業倫理純粹迎合業主、有多少人瞧不起業主、有多少人想要教育業主?或許建築師應該以更專業的態度去經營客戶關係與管理。總之,對大師的尊敬應該是循著大師的態度和精神,而非抄襲他作品的風格,不能只看著作品的外型和空間的趣味,而是去體驗作品真正的內涵。